相比于前三个问题,后面三个问题会显得更大,但是这三个问题更是从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选择。
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,保持了 40 年的高速增长,难道中国发展的这种势头就没有一个尽头吗?如果有,会不会影响到我们?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。
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版图。这个版图并不是世界地图上画出的花花绿绿的块块,因为这个是由自然地理和国境线决定的,传统观点上思考国与国的关系,很可能就是从地理位置、地缘政治的角度去思考,但是我们现在不能忽视另外一些线的作用,那就是基础设施,航空、高铁、桥梁、通信电缆这些线,这些线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了另外一个样子。
自然地理和国境线将世界版图划分成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那样,国与国、地区与地区之间是分隔开的,但是我们现在看一个国家,绝不会孤立的去看它本身,还要看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。因此,我们要想知道中国发展的未来,我们不能仅从中国的角度看,而是要从世界的角度看。
中国正在倡导一个「拔河比赛」,我们都知道拔河比赛是没有什么门槛的,参与的人越多就会越有意思,而这些基础设施、交通、通讯这些线路就成了连接所有国家的一根绳子。中国由于人口众多,地大物博的优势,是拔河比赛中最胖的那一个,在这场比赛里,中国是最有优势的。
罗振宇举了 vivo 的一个例子,就是当初,vivo 想要在它的手机里放一个比较专业的音频芯片,而掌控着技术的是一个美国公司,因为这家美国公司在业内确实很厉害,所以跟谁谈判都显得趾高气扬,不会有什么让步,但是 vivo 一找到这家美国公司,一说需求量大概几百万片,这家美国公司的态度就变了,为什么?vivo 的需求量一下子是以前最大订单的几百倍,但是这几百万台手机可能对于 vivo 只是很少一部分。后来在 vivo 的主导下,这家美国公司的年产量从 20 万片提高到了 1200 万片。这就是中国的体量优势。这就是用规模去主导产业链的活生生的例子。
很多海外企业其实最大的市场就在中国,它为了靠近用户,不得不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、工厂,甚至推出中国定制的产品,所以说,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在这场拔河比赛中正在一点点的将人才、投资等要素拉向中国。中国经济的增长,很可能没有一个天花板。这就是第四个脑洞,拔河脑洞。
到这里,第四个问题算是得到了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