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看到一则不算新的新闻,说国内首个 IPv6 公共 DNS 正式发布,联想到国内近期大力推广 IPv6 的趋势,这种新闻也是可以预料到的。IPv6 的好处不必赘述,北邮学子应该都了解。于是我就想,家里也用上 IPv6 该多好,于是简单查了查如何在家使用 IPv6。

查来查去,发现相关的教程并不是很多,而且大多很老,多是 11 年、13、14 年的老教程。那个时候国内 IPv6 的用户群体恐怕集中于校园网内,教程很多都是针对宿舍里如何登录 IPv6,并不是我想找的。后来,翻到一篇博文,是修改路由器的设置,刷 openwrt 固件进行种种设置实现的,实践起来太麻烦,又找其它的。

最终在 http://6plat.org/ 这样一个IPV6应用实验平台的网站上看到一个用软件就能访问 IPv6 的方法,因为要申请账号、进行授权种种操作,现在虽然还连不上 IPv6 但是我发现新闻所说的这个公共 IPv6 DNS,其实早在三四年前就在这个网站上发布了。很不理解,难道这个新闻只是炒冷饭,借着国家的政策导向又炒作一遍吗?

推广 IPv6,我感觉难度很大,我们在学校内能方便的使用 IPv6,是因为这种集中式的管理,能让先进的技术很快普及,但是推广到全社会,感觉并不是那么简单,就从路由器这一点,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路由器恐怕都是不直接支持 IPv6 的,像大规模推广,企业、政府、运营商一边可以很快的改变,可是民众这边就不一定能跟得上改变的速度了,这就像网络提速,运营商这边政策下来立马就能改,但是用户这边即便是千兆光纤入户,可是却还是用着低价的网络套餐,没有真正落实在民众的使用上,这是问题的关键。

在《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(IPv6)规模部署行动计划》的主要目标里,到 2018 年底 IPv6 活跃用户要达到 2 亿,前 50 的商业网站及应用、省部级以上政府网站等机关网站、超大型数据中心等都要实现对 IPv6 的支持,到 2025 年,我国要成为 IPv6 网络规模、用户规模、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。这个目标看起来很宏伟,希望在国家的政策推动下,能真正让下一代互联网实现,而不总是维持「下一代」的称号。

我现在对 IPv6 推广保持怀疑态度,可能是我对于相关领域的不了解,这也完全可能是杞人忧天,希望我能带着这种怀疑态度,更深入的了解 IPv6。